名家居世博园设计中国行 论坛活动实录

12-10发表
浙江 杭州

  2013年9月7日,由东莞市厚街镇人民政府和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协会联合主办的,名家居世博园赞助的“重识鲁班,回归师承”设计中国行暨“重拾东方价值,穿越历史与国度的当代设计思辨”高峰论坛启动仪式,在东莞厚街嘉华大酒店隆重举行。

 

  活动论坛部分,由来自国内著名院校的著名学者、专家、教授、企业领袖、艺术家(包括港、澳、台)二岸三地知名设计师、资深设计评论家、媒体人共同组成。大家围绕“重拾东方价值,穿越历史与国度的当代设计思辨”主题,从三个议题方向:“中国设计元素”与“文化品位”;东方设计创新,当代设计价值探讨;西方包豪斯、东方鲁班,穿越时空与国度的对话,于当代中国设计的启发,展开了当代设计与中国文化哲思的探讨交流。

 

  主持人:欢迎大家回到现场,在下半场三大议题环节当中我们将进入“名家居世博园——设计中国行之重拾东方价值,穿越历史与国度的当代设计思辨”对话交流。

 

  大家都知道西方的包豪斯,其对现代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巨大影响,对于设计教育的成就与贡献,让全球设计者顶礼膜拜,而在远古的东方,在公元前507年的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诞生了一位叫鲁班的人,被后人尊称为中国营造工匠的鼻祖。历史的车轮前行到了今天,在我们的眼界和心智逐渐被打开之时,西方的包豪斯,东方的鲁班,二者对于科学和标准的不谋而合,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的设计体系,技术与艺术结合所产生器物之美的观点,以及勇于探索,创造发明的精神,此刻在我们心中有了共识的交织,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包豪斯与鲁班穿越历史与国度的对话,于当代中国设计思辨和民族设计复兴的思潮中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课题。重新认识鲁班,发掘鲁班创新创造的精神价值,与当代中国设计的意义和启迪,传播师承价值,弘扬道义文化,并以行动和反思的方式力求搭建一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呈现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思想和作品,去开创一种东方与西方、历史与当代、本土与国际的对话模式,并着手去创建国际化竞争与竞相的,东方设计影响力与新生力量。这是“重拾鲁班 回归师承”设计中国行赋予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今天我们特邀请了国内著名院校的著名学者、专家、教授、企业领袖、艺术家包括港澳台两岸三地知名设计师、资深设计评论家、媒体人,与我们一起分享“重拾东方价值,穿越历史与国度的当代设计思辨”,相信他们每一位对于这一主题都有着自己的诠释和解读。

 

  第一个议题的嘉宾分别来自上海和台湾,有请各位嘉宾上场,有请:

 

  上海米勒建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上海亚邑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来自台湾的知名设计师孙建亚先生;

 

  台湾班堤室内装修设计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雄市空间艺术协会第十一届理事长/台湾知名设计师曾传杰先生;

 

  上海鼎族室内装饰设计公司懂事兼设计总监/来自上海的知名设计师吴军宏先生;

 

  隆重的向大家介绍议题主持嘉宾满登,满登先生从事室内文化艺术研究研发的一线设计近30年,致力于研究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规律和方向,曾撰写出版《亚太名家设计解读》、《见证中国名家设计崛起》、《别墅设计大课堂》等一批深受设计师读者的欢迎的著作;也是国内设计专栏作家,资深设计专家,他曾提出建立和健全设计史论、设计管理、实践实际、设计研发和设计评论五大系统,从而推动中国室内设计产业结构更驱合理、规范、和谐。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来自上海的知名设计师专栏作家,国内资深设计评论家,上海满登空间设计事务所设计主持人满登先生担任我们的嘉宾主持人。他们的话题是“关于中国设计元素与文化品位”。有请。

 

 

 

来自上海的国内知名资深设计评论家满登(左一),台湾知名设计师曾传杰(左二)、孙建亚(左三)和上海鼎族室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吴军宏(左四),就关于“中国设计元素”与“文化品位”为主题展开深刻讨论。

 

  满登: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天是鲁班诞辰2520周年的诞辰日,是每年的6月13号,其实这么一个节日,在新加坡、在香港刚才我们看到,还有在一些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实际上他们都有这么一个节日,作为我们中国,那么一个大的国家,有着155万设计师的大队伍,我觉得应该师承我们古代包括历史上的一些文明灿烂的历史。因为鲁班在那个时期,因为他重视劳动,发明了很多东西,包括刨、木锯子和鲁班尺等,甚至有很多工具现在一直在使用。我一直认为鲁班的工具可能从现代科技来讲,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至今仍在使用,他的精神还是值得大家去传承的。

 

  鲁班精神我认为首先有三点,第一点我们怎么传承鲁班的精神,作为我们当今的设计师,他要做设计,他要做创意,怎么从鲁班的身上能够得到这方面的一些借鉴,比如我们设计师在构思的时候,刚才来老师谈了几个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很多设计师重项目轻构思,轻构思是什么概念?他轻创意。鲁班在劳动工具方面是有创造发明的,如果延伸到我们中国室内设计的手法上来讲,如何在创意的角度上,在鲁班那个地方,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第二个就是说“意义”,我们重新认识鲁班,尊师重道有什么意义?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际上我们整个国家的体量是非常大的,之前的一个统计数字,去年他的产值就达到3万亿,3万亿,我看了一下资料,它并不是设计拉动的,它是工程拉动的,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是有一些设计泡沫的,应该大家都知道,设计应该是在整个设计行业里面是一个灵魂,是一个龙头的作用,但是往往我们对一些设计的魅力,包括我们国家的设计师的设计产值,现在做一两个亿的还不是很多,我记得在前年我统计一个数字,我们国内纯设计做到一两亿的不会超过10家,所以说为什么国家没有把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产业去推,道理在这里,就比较散。最后一个意义我觉得在我们在座的设计师,因为我们今天在商言商,有很多设计师,设计师假如你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得最好,让所有人认可你,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得最牛,其实我的就是你怎么去造梦、追梦、圆梦,就像习书记说的怎么样圆中国人一个梦,我觉得每个设计师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怎么去实现,怎么去圆,并不是说你通过辛苦和努力,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方法,如果你掌握了方法,在这个方法上再努力可能会事半功倍,会进步得更快。我认为是有这么三个意义。

 

  另外原来准备了10个问答,可能比较尖锐,由于时间问题,可能不会问10个问题,因为下面还有很多嘉宾,我会问一些实际的问题。因为今天在座的设计师包括我对话的设计师,都是我们上海和台湾的一些顶级设计师。我第一个问题问一下三位,鲁班的创造发明推动了历史发展,在人类进入21世纪,鲁班精神对于我们当下设计还有什么启迪?

 

  曾传杰:感谢满老师给我发表的机会,我本来今天在上海还有一场论坛,是彭老师主办的一个论坛,他本来邀请我去,但是因为后来满老师给我这个题目的时候说到鲁班,我眼睛一亮,我的思绪进来了,我觉得应该要来,因为我长期也在研究中国文化跟哲学,也研究地理风水,我也一直在内地这边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块,所以我很喜欢这个题目,也很喜欢这次的议题,我们知道鲁班其实是在孔子之后,在墨家之前的时期,也等于是在儒家思想的这段时期,他尊崇的就是一个伦理制度,也就是尊师重道。我在内地跟很多设计师研究,我们讲鲁班,鲁班在中国几千年以前其实是一个创新的发明,也是一个时尚潮流,只是因为两千多年我们把它做古了,可是中国我们讲东、西方文化,我在研究地球科学的时候,我们发现地球是循环的,包括我们现在从白天到晚上,春夏秋冬的循环,整个天地间的循环也会由西方转到东方,近代500年当然是由西方在做主导世界,可能我慢慢发现转变了,尤其这几年开始已经不一样。当然我们中国这么好的传统文化跟这么深的几千年的底蕴,我们设计势必该重新开始,所以我呼吁大家要极力的来推动,怎么样把属于我们中国的东西重新挖起来,把旧的思路,过去曾经几千年前在世界潮流的顶尖的所谓鲁班的精神,当然现在看起来是旧的,可是我们重新把它改造,用我们年轻这一带的新思路然后创造中国的未来,这是西方该学习的,谢谢。

 

  满登:刚才曾传杰谈到鲁班的传承,因为据我了解台湾的设计和国内的设计,因为它的文化传承的原因,台湾的设计在表现手法上,表现的组织结构上可能更为低调,很豪华的台湾语调非常少, 我们也看了一个杂志叫《台湾的史魅》这个杂志里面更多的就是像来老师讲的,可能不主张奢华,不主张过度设计。下面请台湾的设计师孙建亚来谈谈刚才的观点。

 

  孙建亚:谢谢满登来时的提问,首先这个题目从尊师重道承先启后的话题,我在想我作为一个设计师的态度上说起,我自己本身在初期从事设计的时候,我的师傅给了我一个做设计的态度,这个态度让我一直到今天还是非常的受用并且秉持这个态度。我师父也是我的学长,大我大概9岁。我应征的第一个公司,我在学校当初是第二名毕业的,我出来的第一个公司,我在做了一个月之后就被开除了,他没有交过我任何东西,画了一个月图,他觉得你怎么什么都不会,没有人天生就应该要会。顶着第二名毕业的光环,觉得我怎么会承受这么大的一个失败,然后应征到了第二个公司,遇到我的学长,我在这个公司做了半年之后,他就把我挖掘出来跟他去开了他自己的公司,接下来十年内,我学长手把手拉着我每天在办公室画图睡觉,睡在自己桌子下面,半夜想到了什么就叫我起床画图,没天没夜地画,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大概七八年,当然我是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因为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然后遇到这样一个师傅,也是一个学长,能够亲手的去教导我,我非常的感动,而且一直在不断地强迫自己做一些吸收,这么多年的沉淀,才能够造就今天我们发挥自己所学的东西,但是我13、14年前来中国之后,发现中国的年轻人太过于急功近利,太过于想要快速地表达自己,而忘记了他们应该如何去沉淀去吸收,所以我觉得中国目前在于设计在于承先启后,包括我们目前作为公司的领导,我认为都应该要做到一个从自己本身开始做起,同事加班我永远是最后一个下班,去告诉他们做设计要保持怎么样一个心态,当然不是正确的,但我还是每天大概凌晨两三点才会离开公司,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态度,所以我在教导我的下一辈也是用这种态度去教导他们,至少在我认为这方面是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在做设计方面能够更尽心的,有一个好的心态把事情做好。谢谢。

 

  满登:孙建亚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台湾设计师,因为经常到他公司,他有些作品会给我看,我们会讨论一下作品。他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勤奋的一个人,当然在设计手法上面他是偏现代的,不太主张奢华。下面一个就是我们上海的一个奢华王的作品,我们看了他做东西非常奢华,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谈奢华,就是谈谈刚才的观点,请上海的设计师吴军宏谈一下观点。

 

  吴军宏:各位来宾下午好!我纠正一点,实际上我做奢华很少,我是很赞同来老师的观点,从我本身来说,我觉得设计是为生活服务,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当然现在客户的需求,中国当今社会是比较浮躁,大家都是炫富型。造成迫使我们设计师不得不做一些比较夸张的设计,也是为了生存,首先要解决生存。前面几位老师对鲁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这种传承都讲得很清楚。我都很赞同他们的说法,都说得很到位,实际上我这里面也不想多说,我想说的就是作为一个设计师,从自己做起,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自己做好榜样,整个社会一切都会变得更加好。谢谢。

 

  满登:下面一个问题,可能有些问题是比较敏感的。第二个问题是面对西方设计风潮进入中国30多年,在炎黄的大地上,到处盛开美式、法式、英式的建筑之花,在室内设计上也是西风战胜了东风,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运用中国元素建筑自己的设计视角?我们先请曾传杰来说。

 

  曾传杰:谈到东方西方,这是我最近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东方跟西方,其实天地间分为东西两大季风也分为东西方,但是还有一个叫南北,南北是讲磁场就是气压,所以天地间两大气压是指南北的气压跟东西的季风,那东西的季风是罩着我们的,所以天地间的现象是由北到南,由西到东,它是一个顺序,包括气侯现象也是随时在改变的。我刚才讲过去的近代500年里面是欧洲历史大国崛起的时候。这里面有提出道路,葡萄牙、西班牙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这些欧洲国家列强都是整个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当然因为那是近代的500年,可是我们会发现,我刚才讲磁场的转变,是因为我从地理的观念利用研究出来,它其实已经在改变了,它已经由西方国家开始转变为东方国家,所以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这是必然的,而且这是本质的问题。为什么西方国家我们国内30年来都是抄袭西方,因为西方是领先的,它是发展这500年,可是你再跳到5000年以前,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中国只是因为政治的因素还有我们从清朝到现在大中国的崛起,它只不过30年,可是欧洲历史,我们知道欧洲设计都有两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包括日本都有一百年,美国都超过一百多年,我们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才30年的发展,可是30年的发展让所有全世界已经看到中国,而且所有西方的国家都在研究中国符号,为什么?你的兴盛,你的兴起,包括我们中国整个大中华地区经济最大的,但是印度也是很大的,但是印度因为有种族的因素,它的崛起还没那么快,所以现在的主流还是中国,中国这样的崛起之后,势必以后会带动所有的潮流往东方走,当然现在主流还不是,这是时间问题,像我们现在鲁班的议题开始,包括我们中国大家都在反省,我这段时间在论坛,在跟大家接触,所有的单位所有的团队都在自我反省,反省什么?为什么我们输别人?其实不输了。只是我们起步比较慢,但是时机已经慢慢来临,未来才是我们的时机,为什么我要到中国来,要到内地来,我要到这里发展,因为我知道我未来要开花结果的在这个地方,而且这里是全世界的舞台,所以我才一直也在推广中国的文化,我还有另外一些新的中国文化的思维的转变,一个转化的论述,但是在这里不方便谈,有点长。但我觉得在这方面东方的元素只要我们加以用心,懂得尊重本质,不要求快,因为当快速发展之后要回归的是本质,我们面对本质的时候才知道该尊师重道了,钱赚得差不多了该开始回归本质面,然后我们开始要调养生息,再过一段时间大家培养之后,整个氛围是和谐的,不是恶性的竞争之后,那整个社会会慢慢从良性发展之后才能变成是带领世界潮流的一个主要的力量。这是我的看法。谢谢。

 

  满登:因为中国元素实际上越来越受到国际的设计界的重视,刚才曾传杰也谈到中国元素的一些观念包括一些背景,因为中国文化日益强大,所以可能对这方面的注意越来越高,下面就让孙建亚来谈谈观点。

 

  孙建亚:谈到中国元素,中国博大精深,它各个朝代都有不同背景和文化,朝代的兴盛也代表它的一些符号的复杂度还有一些简洁明快的手法。我个人比较推崇明式的风格,以现代的手法去展示中国的元素,我目前来讲做设计比较推崇的是诚意的情景,它的一些手法可能在空间上的一些感受是比较宁静的,有些坐禅的,甚至有些禅文化。

 

  满登:下面一个话题,现在精简话题,因为下面还有一些嘉宾。当下的设计有很多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国家提倡低碳环保节能设计,一方面又产生大量的过渡设计过渡装饰,对此你们怎么看?

 

  曾传杰:现在大家推崇的绿色建筑、节能环保低碳,其实是因为我们地球过渡的开发,这不只中国在提倡,全世界都在提倡,是因为我们的地球的温度升高了,升高了以后对我们的危害很大,其实人类要灭绝的时代可能很快会来临,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污染,所有破坏地球的行为都在这100年以来超过以前所有历史所累积的所有破坏的程度,所以现在大家在提倡这个。当然中国近代的崛起不像西方那么成熟,美国常说你们中国不可以再污染,可是我们试想,美国过去开发中的时候做的污染是超过中国多少倍,他们都污染过了然后告诉你们不能污染,当然我们也在慢慢调整我们的脚步尽量朝节能环保这块做,当然可能有点过渡的浪费,我认为它是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现象,当然只要是政府机构单位开始注重,我觉得这方面是值得我们推崇的,就是节能环保,这是人生态必须去尊重的,这是我刚刚讲的所有的本质,你没有尊重本质,人类因为不尊重本质,不尊重环境,所以把它破坏了,最后造成伤害性回归到自己身上,这个就跟鲁班精神一样,这个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尊重本质,尊师重道,尊重对每个空间每个环境,我们去尊重它,这才是对的。

 

  满登:下一个问题,风格是一个设计师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擅长表达的设计语言,比如杨志坚是当下设计简约风格的杰出代表比如说修德邦是顶级奢华风格的典范,比如说戴昆是美式风格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设计语言都形成了一种品牌符号,一看便知谁设计的,也就形成了一种语言的视觉度,你们觉得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固守自闭的套路,或者仍然被大家尤其被年轻的从业者效仿和崇拜,如何看待设计师在操作设计语言方面的路径和可持续发展?

 

  吴军宏:我觉得设计师,每个人都是人,他有时间也是相同的,作为设计师的经历各方面都有限的时候,首先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风格或者适合自己的喜好,当你有这个喜好的时候,你去设计一个东西,你才会有一定的兴趣。接下来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跟成长,设计师的经历之后会慢慢成长,你会慢慢去转变自己的设计风格,而慢慢的成熟,达到一定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可能你不要急着去定位,你要什么风格。经过五年、十年之后,你自然会出现别人看到你的风格,所以不要去心急,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风格,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你都会在转变,随着设计界的风向,你会有更新奇的创意,所以这个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局限和想法。谢谢。

 

  主持人:不好意思,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知道大家都意犹未尽,我们在会后再交流,因为接下来还有好多的老师要到台上交流,实在抱歉。

 

 

 

  接下来的对话我们将在广州设计界的精英当中来进行,有请:

 

  广州美院设计院副教授王中石先生;

 

  广州市思哲设计院有限公司总设计师罗思敏先生;

 

  《装饰中国》杂志社师长、总编卢柯钡先生;

 

  嘉宾主持是陈万里先生,陈万里先生是广州陈万里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创办人,该所自创办以来,已经设计了超过70多家的星级酒店,并且为40多个大型商场写字楼房地产项目提供过规划和设计,也进行过多项城市建筑室内设计专题研究的探索,陈万里先生讲担任我们的嘉宾主持,我们就东方设计创新,当代设计价值探讨一个主题与来宾进行互动。有请。

 

 

 

广州陈万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陈万里先生(右一),广州市思哲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设计师罗思敏先生(右二),广州美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王中石先生(右三),《装饰中国》杂志社社长及总编卢柯钡先生(右四)就“东方设计创新,当代设计价值探讨”这样一个主题,与嘉宾朋友进行交流和互动。

 

  陈万里:东方设计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世界的命题,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在进行这样一个思考,贝聿铭在80年代设计的香山饭店,他就想探寻一个现代中国建筑之路,他抛出了这个英雄帖以后,十多年没有人超越他,我认为一直到他做了苏州博物馆,如果我们能用现代的材料、技术,现代的生活条件下,做出我们传统的品位,我认为是解决人类、社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我们知道广州的设计师也在进行这样的思考,我首先想请思哲的罗总跟我们谈谈他的思考。

 

  罗思敏:我用三个方式来阐述一下,我们现在设计过程中怎么会去考虑到关于东方的一些元素。首先我觉得在我的设计实践里面,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问题,我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帮人家设计过一个商品别墅,设计商品别墅的时候,我当时很纳闷,你为什么把房子建在山顶,那台风来了不就完蛋了,他们问我台风是什么?因为他们这一辈子没经历过台风,然后我才明白我们的房子不建在山上,因为我们南方有台风,如果真建在山上的只能是通透的,比如像一个亭子像一个回廊可以,真的一个实体的建筑如果很高的在山上,可能结构上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我又想到我们农村的房子不会建在很平地上面,好象是背靠一座山前面是一个湖,建在离地面比较高一点的地方,我说为什么要建这么高?因为要走一个斜坡上去,他说我们那里会发大水,会淹到我的脚下。所以原来风水如此而来,背山面水,种种原因导致他的生活习惯、地理习惯必须这么做。所以东方文化其中一个原因,并非一定要强度什么东方文化,而是因为它的地理环境生活方法注重里他只能如此生存。比如北方很冷,可能要注重保温;南方很热,可能防晒甚至多雨的天气才出现有像骑楼建筑这么一种东西来遮风避雨,我们的房子很通透,因为有很多大量的空调,需要窗来通风;北方不能要这么多窗,因为下雪的时候很冷,如果都是玻璃窗保温很成问题。这是一个方面,由于知道这个方式,所以我们更多的是用生活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二个可能我们有很多地域,中国有不同的民族,所以如果你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地方的建筑跟做一个普通的汉族建筑,可能需要的符号形式有种种的不同。最后一个地点就是刚才李俊瑞先生讲到的信仰问题,我当时感到很震撼,因为一般人只是讲到理论,很少讲到信仰这个词,但是从设计上确实得有这么一点意识,因为设计不但要服务生理也要服务心里,如果设计师心里想的东西是怎么样,其实会表露出来,如果设计师心理是浮躁的,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是浮躁的,如果设计师心里是平静的,显示给顾客的东西也是平静的。我们常讲设计改变社会,设计改变生活,其实设计同样也可以改变心灵。像我们这样一个民族经历很多很多事情之后,也许我们见到的丑恶太多了,所以我们需要预见更多的美好,所以我们首先得修为自己,然后设计出来的东西才会感到美好,这也是东方文化信仰中的一个部分。最后我说一句,就是我在瑞士念书的时候,我们的校长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因为我年轻的时候读过一本书,一直影响着我。”我说你读的什么书?他说“《道德经》,是中国人写的,里面有一句话叫做道法自然,从此我创造了瑞士最好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伯尔尼建筑科技大学。”我跟他阐述到,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这句话的时候,他告诉我这句话是错的,他说我们应该以天地为本,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以人为本,你可以用任何的力量方式摧毁自然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你是人,应该以天地为本,没有天地不可能有人,所以我们不能把天地摧毁。谢谢。

 

  陈万里: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空间的形式,我们传统的居住是四合院、街道、方格城,它是可持续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人口资源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怎么又能够回到我们传统的一个思想的高度?我知道,美院的王中石老师,一直在进行这样的探索实践,请他讲一讲。

 

  王中石:很谢谢我们的主持人抛出这样一个话题。在当代我关心的是一个什么课题呢?就是今天从传统从鲁班开始的这样一个话题。我记得在我懂事的时候,我父亲就跟我讲鲁班的故事,到今天看到这个词语,包括陈万里先生邀请我来参加这个论坛,我最感动的就想到这个故事,鲁班在一次会他的好友的时候,他的朋友在建造一个庙宇的时候横梁不够长,这个朋友蒸了一条鱼请他吃的时候,他把两个筷子一个竖着一个横着,就架在鱼唇上面走了,他就走了,鲁班的好友看到了此举非常感动,悟出一个原来中国的所有叫做《营造法式》,传承到梁思成、林微音之后,总结中国的价值观是构造,是构建,是顺应天地自然造物,而不是硬着来,是顺着来。所以我们中国传统也没有装饰,装饰只是为了巧妙的符合等级制。

 

  我们今天很好的,我们这一组人没有一个人靠着沙发背,为什么?因为中国的过去明代家私以前传承是端坐,只有抽鸦片是回到房里面躺着,出来见人都要端坐,所以才产生我们的硬木椅子,这就是东方文化。我最关注的是一样什么东西呢?刚才有专家讲到信仰,实际上我可以很夸张的说,为什么今天我们很危机的去谈所谓的东方文化?实际上东方文化,你不讲它也存在,只是我们失去了对东方文化的自信心而已。因为我们一直就存在为什么我们当代人往往非要去买一个豪华的产品,因为我们的价值观缺失了,我们不知道我们要什么,我们没有修为。可以这么说,我已经有三年没有登过这种台,我很怕出台,为什么?因为我要找回我自己的灵魂,我们要放慢脚步去重新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当代生活需要什么,所谓的过度,实际上并不过度,你看大环境假如纳入到你的心灵里面,你会很平和,当代的人缺的就是一个平静如水的心态而已。

 

  陈万里:中国传统的智慧《道德经》,我认为这个“道”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德”就是按照这个规律去取舍;这样下来,这个可持续映射宇宙。其实我们这个思考也和整个大环境相关。我们有请《装饰中国》杂志的主编卢总讲讲。

 

  卢柯钡:不敢,我班门弄斧,今天的主题是两个符号,一个是鲁班,一个是穿越时空。这都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实际上永恒的问题就是一个创新的问题。这对于传承和发展,现在的诸多方面的问题,我认为都只有通过这个创新来解决,我今天想讲的话,我认为中国下一个发展阶段,是要追求一个在理论上抢占理论思维的高峰,我们在过去30年已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下一个阶段,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抢占理论思维的高峰。我们这个设计的地位,在这个社会上究竟是什么样一个地位?如果把这个事情弄清楚了,我们的设计价值就出来了,但是我认为这个绝对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人的问题、知识的问题、历史的问题等等。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包括解决我们设计创新的问题,那都必须是拿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我自己认为,现在这个理论就是现代和终极,我认为终极这个观念是可以提出来的。上个世纪70年代,首先从欧洲的自然科学界,七八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们共同发起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的运用。这个理论就写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口号,连女孩子喝下午茶都在讨论终极的问题,这个事情我想说的是什么?自然科学提出了终极,实际上终极的手段就是现代化,我们的设计这个行业,它要想走上全球的舞台,中国的历史,内容是非常丰富,是可能的,现在关键是不能用过去的东西来解释和发展现代,我们要用现代的东西去解释,消解过去。那么整个设计界最关键的就是空间,设计就是设计空间,空间就是物质,现在最新的认识认为精神也是物质,这就推动了整个世界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我认为在本世纪的40年代就会对物质与精神的问题,做出一个决定性的结论,证明我认为是唯物主义是正确的,精神本来就是量子构成的一种现象,量子也是物质,这个就推动我们设计界。我的意思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解决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而这个体系也包括了我们的设计体系的整个创新,它牵涉到创新,这个就是我们的宇宙观、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哲学观,而这三观是有机统一的,前面加一个前缀叫现代,这个现代的本质在哪里?现在天天叫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什么,但是不知道,没有一个界定现代性究竟是什么,现代是什么,我是对这个有研究,我也认为我是抓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但这个地方不方便去说它,但是我认为加一个现代就把过去的转换过来,你要用这个现代的世界观、宇宙观和哲学观去反观过去的传统,这样你把过去也就消解了。我认为空间有特殊性和一般性,一般性通过特殊性反映出来,特殊性就把现代性反映在里面。我想说的是现代宇宙观、世界观和哲学观,在我们中国是已经成熟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中国特色,我们30多年的实践已经为这个打好了基础。我们设计界现在是最有力量的,我认为完全可以在世界上取得地位,因为它是30年的提炼,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这个思维方式变了,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会陆陆续续的产生,一定会非常好。

 

  陈万里:东方的设计将要解答物质到精神这样一个人类的问题。非常有意义,我们台下继续讨论。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感谢各位嘉宾,真是非常的不好意思,千言万语但是时间的限制,好在我们还有一个会后的交流,希望稍候大家可以交流得尽兴。

 

 

 

  我们最后一批对话来自香港、深圳、广州和辽宁的几位精英,让我们有请:

 

  广州知名设计师崔华峰空间设计顾问工作室创始人崔华峰老师;

 

  深圳则灵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易铜华先生;

 

  重识鲁班回归师承——设计中国行倡导发起人/中国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协会会长陈飞杰先生;

 

  我们的嘉宾主持是马克辛教授,马教授是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著名手绘艺术家,城市规划,建筑景观及室内资深设计师,马教授是一位对艺术和设计充满热情的人,多年来深受广大设计师和学生们的热爱,在马教授的设计理念与作品呈现的过程中,历史、文国际性、本土化、当代性都是马教授设计研究的对象,同时马教授还是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现场火炬塔和火炬点燃仪式及舞台总设计师,我们把时间交给嘉宾主持马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话题是西方包豪斯、东方鲁班,穿越时空与国度的对话,于当代中国设计的启迪。有请。

 

 

 

“重识鲁班,回归师承”设计中国行倡导发起人、中国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协会会长陈飞杰先生(左一),广州知名设计师、崔华峰空间设计顾问工作室创始人崔华峰老师(左二),深圳知名陈设艺术设计师、则灵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易铜华先生(左三),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马克辛教授(左四)就“西方包豪斯、东方鲁班,穿越时空与国度的对话,于当代中国设计的启迪”的话题与大家做了分享和探讨。

 

  马克辛:很高兴跟大家在一起,还有很多年轻人,还有我们拼命的背负着父辈母辈的衰老,不断的衰老,然后孩子还正才成长,关注他们,然后自己的社会培养学上那么大的压力,从沈阳来到这儿,主要是关心什么呢?关心这个议题。西方的包豪斯,我们学设计的都知道;东方的鲁班,为什么现在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陈飞杰又留洋过,又做过实践,这在这种形势下,新政的形势下,提出这个问题,你们在思考我也在思考,穿越时空的国度的进行对话,对当代什么启示?我先多说几句然后交给三位。

 

  我们一直在社会上拼命,一直在教育行业培养人才,告诫他们怎么做,那我们从包豪斯,从鲁班那儿看到了,因为中国的传统,中国的设计怎么来的?就师傅交徒弟来的,我们老一辈知道,我们解放以后,所有的艺术界里面带有设计味道的都是工艺美术、染织、描图,都是这样的。然后建筑都是比例尺度,去临摹现场写生,都是这样。后来我们说,我们所谓的现代设计从80年代开始,那时候引进了包豪斯,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在整个历程上,从教育的历程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上,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道路,我们是这样的,我们是师傅交徒弟式的产生了教育的初级发展到今天。西方完全是宗教,教堂和贵族等等。他们转换的时候出现了包豪斯,因为包豪斯要把这个设计还给民众,别老在教堂里面,别老在为权贵们,为有钱的人,后来才出现了赫尔辛基,芬兰的岩石教堂,他不砌高,而是挖下去,在教堂里面所有的老百姓都是在里头诉说,包豪斯就是这样,但后来他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像康定斯基等等这些人,包括提倡人科普西埃在艺术和技术问题上,在推广工业化和艺术化的衔接上,都分不同的阶段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它是在工业革命的前提下解决的,我们没有工业化进程的整个过程。因此我们从教育的角度,把他俩结合到一块儿,有一点勉强,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包豪斯是教育和民众工业生产和市场化第一个结晶,鲁班是一个中国文化理念、哲学,特别是人文,对人的崇思崇教的一种理念,他也创造了很多东西,现在看我们说可能西方有米克朗罗和达芬奇等等,你看他那时候也是这样的人物,他给民众给教会来做一些房屋体系医学什么的,包括宗教化、建筑等等,当时鲁班也是这样,从奴隶转换成封建制的,也就是公元前500年的时候,他为了解放劳动力创造了很多工具,为了防御抵制外来侵犯,创造了很多机械,都是人的智慧,他的智慧哪儿来的?他师傅给的,他师傅给他一种产生智慧的原创性,那我们现在可以解释就是原创性。为什么我们现在社会很都奢靡的东西,很多学来的东西,看上去没有原创的东西,没有设计师个人智慧的东西,而互相学人家,有新工艺了,新材料了,马上拿来用,因为北京在用,因为某某在用,你去看,老板也去看,政府也去看,看回来以后,促使这个设计师把个材料用上,这个材料用上了这个就是时代的,这个工艺用上了就是时代的,甚至更有甚者直接把人拿过来了,政府也干过这个事,那我们体制不同,你能跟意大利的设计师去比吗?意大利的设计师可以凌驾在政府之上,有话语权,我们有吗?没有。因此我们和他们有很大的差别在里面说不清楚,那么谁能说清楚呢?我们慢慢来,有请各位发起人和实践者,都是对年轻人对老的都有说服力的,他们有很多作品来出现有原创性还有适应性还能够勤俭还有可持续性,鲁班精神和包豪斯的团队精神,社会精神。有请他们来谈一些关于对当代社会启迪。

 

  易铜华:在座的有很多我非常尊敬的教授,在这里我是晚辈。我希望从实践中谈我自己的一些总结,来认识这个话题,我自己认为,比如说大家刚才谈到鲁班尺,鲁班在很早以前发现了模数的运用,为什么最后没有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那刚才马教授谈到科普西埃,科普西埃他自己也是以模数的理论获得史密斯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因为这一模数理论后来在建筑学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我们的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银大厦就是用1.15m×2.3m的模数来全程地推演了整个中银大厦的设计。我在这里要谈的事情就是,东方文化如何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东方文化缺乏传承,缺乏理论的推理,因为整个西方的科学体制是建立在逻辑学的基础上,所以他们有一代代传承。我希望我们中国人在今后的设计中我们逐渐要回归到对理论的研究,刚才好象是李总监说到中国人现在没有产生特别有深远影响力理论学的这方面的影响。我想荷尔德林教授曾经提出来“人应该诗意的栖居。”,就是人的这种对生活的一些理解,我想在国际上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的,那么我们现在很多设计人没有在这方面去做更多的努力,科普西埃之所以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我想他是利用现代的设计理论呼吁人们的生活,包括莱特他的有些建筑,都是回归到“设计应该回归于人的生活”,使人产生普遍的愉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希望我们的设计师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就是我们不要把设计纯粹当一盘生意,因为应该把设计当成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贡献,然后用专业知识去研究人性,通过系统地理论研究去更多地服务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生活,这是我们今后中国的设计师对中国老百姓的贡献,也将会是对整个世界的贡献。我记得赖斯在他的回忆录里面提到,其实大家看莱特的流水别墅,他说他当时在设计之前受过老子的一句话的影响,就是说老子认为“人的居住是房屋、是建筑,并不是四面墙和一个天,而且关于生活的空间。”所以我想东方的这种关于人和自然交融的这些哲学观点,一定会对整个全球的产生影响,那么我希望我们中国的设计师,逐渐开始能够回归理论、回归对人的服务、对人性的服务上来推动整个设计,呼吁我们更多的从老百姓生活上作出努力。谢谢大家!

 

  马克辛:下面有请崔华峰老师。

 

  崔华峰:所有的高度都被前面的嘉宾都讲了,我真的没有什么高度可讲。但是我刚刚收了一个信息,包豪斯他是回归本质、回归老百姓的一个主张,我没见过鲁班,他2000多年前的人,咱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但是我对他的文化的了解,我认为他就是回归老百姓、回归本质的。那么我被刺激过一次,那次是在北欧,在北欧中国的设计师跟北欧的设计师有一个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北欧的设计师居然说“哎哟,挺好玩的一个现象,中国的设计师挺像设计师的。”因为我们中国的设计师确实很像设计师,就是他会扎个辫子啊,戴个耳环呀你一看就知道他是设计师,其实我也很期盼鲁班的节日,期望我们这个行内的人可以放一天假,我就很希望放假的这一天,我们在街上走的时候没有人认出我们是设计师,因为我们的本源就是要回归生活的,就是要回归本质的。这是我的一个期盼。

 

  马克辛:下面有请我们重要级的任务,发起人和倡导者。他想把全国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假日,有自己的节日,有我们社会的认可度,有政府的认可度,也就是他希望的能像在意大利一样,设计师在社会上非常受尊重的,那说话的表情,那简直就是一个神态都会影响他创意,那么我们想能推动这个力量呢,要从一个时段开始,要从一个地点发起,要从在坐的各位,因为有一个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大伙的响应。那么感谢他同时也感谢大家。听听他的声音。

 

  陈飞杰:非常感谢马老师,我记得五年前我去鲁迅美术学院讲过一堂课,我也深深地被马老师的这一份激情、热情所有所感动,同时也非常感谢现场每一位嘉宾带给我们非常丰富的人生经验,包括对这个社会贡献的一种精神跟一种思想,我们前面讲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叫“传承”,我们为什么今天会提到这个题叫做“西方的包豪斯,东方的鲁班”呢?我一直觉得我们中国这三十年设计行业一直在抄袭,一直在崇洋媚外。总是觉得美国的就好,中国的就不好,总是觉得西方的就好,中国的就不好。所以我们在香港长大的过程中,我读建筑设计之前,我先读了3个月的《易经》,《易经》里面我们有讲究五行,五行里面有一个很重要元素就是金、木、水、火、土,跟人最接近的就是木,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在2500年之前,的生活就一直是用木头跟人的生活去研究我们生活所需求的东西,但是我为什么提到包豪斯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包豪斯在在当今世界上研究金属结构,研究金属家具是最为权威的,但是我觉得他不能代表我们中国的设计师,也不能代表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就喜欢金属的家具,因为我们中国有中国的五行,有中国的《易经》,所以我用中国的价值观,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下来的价值来看,我还是觉得我们用木头制造的加剧,用木头制造的房子还是比较舒适的。那我回到刚才这个话题的就是我非常希望能够把我们鲁班的精神传承下来”,当然前面易铜华也特别提到说“可能大家把设计看成一门生意,把设计师位置有点摆歪了,那我希望说我们能够透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带给我们同行们去重新认识我们这个行业,我们应该要站在什么位置上,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为我们的“鲁班节”这一天能够清醒、能够清晰地去思考一下,能够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我们的师傅,谢谢大家!

 

  马克辛:人的一生,不一定年轻就是学生,老了还是学生,有这种敬业的状态。所以我代表我们三位感谢,三人必有我师,感谢在坐的各位。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不如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吧?

发布

帖子标签:

帮助中心

    图片标签

    x

    自定义标签

    标签历史:

    图片描述

    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

    不通过 更新描述 通 过 推 荐